快訊

美智庫調查/台對美信任度下滑 46%不信美將助台抗中

新住民參加426被綠營歧視?林志潔:鄭正鈐請拿證據

新竹市雙罷免總部發言人、陽明交大法律學者林志潔今天下午到新竹地檢署告發鄭正鈐邀外籍移工參與政治活動,涉嫌違反選罷法與就服法。圖/林志潔提供
新竹市雙罷免總部發言人、陽明交大法律學者林志潔今天下午到新竹地檢署告發鄭正鈐邀外籍移工參與政治活動,涉嫌違反選罷法與就服法。圖/林志潔提供

國民黨昨在凱道發起「反綠共、戰獨裁」集會卻爆出疑非法動員移工爭議,新竹市雙罷免總部發言人、陽明交大法律學者林志潔認為藍委鄭正鈐邀外籍移工參與政治活動涉嫌違反選罷法與就服法,新住民則反喊自己持中華民國身分證遭歧視;對此,林志潔指出,「外籍移工」或「外籍人士」均為法律專業用語和法規名稱,亦無構成歧視之可能。

林志潔說,據聞有數位民眾至民進黨新竹市黨部遞交抗議書,指控她與民進黨歧視新住民,對此深感疑惑與遺憾。她身為行政院性平委員,多年來保障新住民朋友人權與性平,不遺餘力,協助修訂家庭暴力防制法、性平三法、數位性暴力防制法、跟蹤騷擾防制法等無數,均可查證。

林志潔指出,昨日有網路影片與民眾提供照片,許多配戴鄭正鈐委員帽子和物資的外籍青年,從新竹出發前往凱道遊行造勢反罷免,由於事涉選舉罷免法、就業服務法等,身為現任立法委員,鄭正鈐委員自應有釐清之責。

林志潔說,她就此事項不論發文或受訪,均為保護外籍人士免受不當剝削或利用而發聲,無任何歧視外籍人士的文字或言語,「外籍移工」或「外籍人士」均為法律專業用語和法規名稱,亦無構成歧視之可能。若鄭正鈐委員聲稱她歧視新住民,麻煩提供證據,否則請勿有造謠或誹謗行為,更不應該將澄清說明的責任推卸給養生館或新住民。

林志潔強調,執政黨從2016年迄今,推動各項法律和措施,保障新住民在我國的生活就業就學,以支持和照顧新住民,絕無所謂歧視新住民之事。反觀國民黨的立委在今年的預算審查中,刪除行政院性平業務費1627萬元、僅剩3000元,凍結內政部移民與新住民業務經費2.5億元,刪除出入國及移民管理業務費2000萬元,導致性平保護和執行移民業務發生困

有直播主昨在現場訪問戴著新竹市立委鄭正鈐帽子的民眾,竟發現對方說的是越南話,遭民進黨質疑違法動員移工,新竹市雙罷免總部發言人、陽明交大法律學者林志潔今到新竹地檢署告發鄭正鈐涉嫌邀請外籍移工參與政治活動,涉嫌違反選舉罷免法與就業服務法,並爆料鄭的國會辦公室陳姓執行長就是人力仲介公司董事長,搭配網路徵人啟事「1天800元」雇用外籍人士等證據,質疑鄭「說謊成性」,應勇敢面對所有新竹市民的疑問。

此外,多名昨到場參加活動的新住民及外配強調,昨天的活動參與者包括新住民及新住民第二代,都是持有中華民國國民身分證的外籍配偶,不是民進黨口中所謂的移工,他們也是台灣人,這種不分青紅皂白的胡亂指控,就是一種歧視,今天下午也到赴民進黨新竹市黨部遞交抗議書。

多名昨到場參加活動的新住民及外配認為自己持有中華民國身分證卻被汙名化,今天下午也到赴民進黨新竹市黨部遞交抗議書。記者王駿杰/攝影
多名昨到場參加活動的新住民及外配認為自己持有中華民國身分證卻被汙名化,今天下午也到赴民進黨新竹市黨部遞交抗議書。記者王駿杰/攝影

新住民 新竹 移工

延伸閱讀

影/移工426上凱道違法?綠營告發鄭正鈐 新住民亮身分證抗議「歧視」

綠營控違法動員移工上凱道 鄭正鈐反擊:無移工參與 批綠營抹黑

藍委遭爆動員移工上凱道 勞動部要查「違法就開罰」

綠營控鄭正鈐雇移工上凱道違法 國民黨竹市黨部駁斥

相關新聞

朱立倫喊話賴總統:520前悔悟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前天在凱道喊出「全民罷免賴清德」後,昨到花蓮又表示,賴若願意改變、悔悟,他就是總統,否則就是罷免的對象。...

盧秀燕呼籲賴總統 「宣示專心國政」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喊出「罷免賴清德」,台中市長盧秀燕昨說「我相信總統有智慧化解執政危機」,建議賴總統五二○宣示「未來三年任...

反惡罷站台 擬複製藍白合模式

國民黨前天舉辦「反綠共,戰獨裁」集會,民眾黨主席黃國昌號召支持者自主響應,讓近期深陷死人連署案的藍營士氣大振。相關人士指...

綠:罷賴高難度 朱糊弄支持者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喊出五二○後罷免賴清德總統,民進黨立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指出,罷免總統要三分之二、七十六名立委同意,在現今...

觀察站/藍轉守為攻 「罷賴」凝聚反綠力量

國民黨號召群眾上凱道「反綠共,戰獨裁」,黨主席朱立倫宣布五二○後要發動罷免賴清德總統。朱立倫必然清楚總統罷免案的門檻極高...

反獨裁去天安門?沈政男拿昔日「蔡英文公開信」神打臉賴總統

藍白赴凱道「戰獨裁」,賴清德總統昨表示,真正要戰獨裁應該去天安門,引發爭議。醫師、時事評論家沈政男今以前總統蔡英文蔡曾發...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