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會考數學/結合生活素養!非選擇題融入民調 題目較長考閱讀力

國中會考今天第2節考數學,試題取材結合生活,如無障礙停車位設置、政策民調等;非選擇題著重策略和表達且文字量較大,考驗閱讀理解能力,可能成為高分關鍵。
114年國中教育會考今天舉行第1天考試,第2節考數學,國中教育會考第1天並未公布試題,教育部於數學科考完後邀請國中教師協助解析試題,並分享最新的考試趨勢觀察。
台北市北投國中教師林柏嘉表示,今年數學科有27題,試題數和去年相同,整體難易適中;前13題以測量單一數學知識概念為主,需要計算量低,多數考生一看就知如何解題,第9題開始有生活情境題,這樣的難易度和順序安排,可幫助學生答題時降低焦慮感,並鼓勵繼續作答。
試題特色上,桃園市平鎮國中教師劉建成分析,生活中的數學素養是近年會考的命題方向之一,學生需有連結具體情境和數學概念的能力;第19題後較具挑戰,學生需要清楚深入理解數學概念,並將生活或數學情境加以轉化後才能解題。
數學科試題取材也結合生活,劉建成舉例,例如考無障礙停車位設置,要考生根據停車格大小、空間去計算;還有取材咖啡店早餐,要考生根據單點跟組合的價格,算出實際銷售量;整份試題以題組和非選擇題的文字量較多,且可能需要將圖表或情境轉化為數學概念去解題。
林柏嘉提到,非選擇題著重策略和表達,第1大題考政策民調的調整倍率,由於民調的抽樣年齡分布和真實年齡分布會有差異,因此需要透過調整倍率去換算,得到更貼近真實世界的民調,第1小題讓學生計算60歲以上組的調整倍率,第2小題則要回推其中兩組調整前的贊成比率。
非選第2大題取材藝術紙片組合包,林柏嘉指出,題幹敘述說明有A、B兩種長方形圖案的紙片,可排列成圖示的大長方形,第1小題考算出第1層所需A圖案的數量,第2小題要考生判斷紙片數量為4比3時,能否將藝術紙片剛好用完。
分析整份試題, 林柏嘉認為,數學概念好但閱讀理解比較不強的學生,由於非選題幹較長,考生要讀完並理解情境需要花比較多時間;至於閱讀理解強的學生但數學能力中等的學生,在幾何題上要能快速判斷並連結到數學概念上較具挑戰性。
▪ 不斷更新/114年國中教育會考 5科完整試題與解答
▪ 整理/114國中會考衝刺!當天時程、考場規定 各科備考重點看這
▪ 114會考/台中一中傳說 校長籲考生別跳這顆球:勿拿前途開玩笑
▪ 大學哪系最難讀?全網點「1科系」很可怕 過來人吐教授震撼發言
▪ 114學年統測成績出爐!新北近2成考生破40級分 1校長揭熱門領域
▪ 從小沒跌出第1名!他遇困境後「走不出資優生光環」:無法接受低薪工作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