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會考數學/難易排序讓學生好入手!解題師指「難易適中」:19題後才有難題

114國中教育會考今、明兩天登場,今天第二節考數學科,教育部安排國、高中教師協助解題。解題教師團隊評析,今年數學科考試題目數量與去年相同,整份試題具鑑別度,試卷「難易適中」。
北投國中教師林柏嘉表示,今年前13題以單一數學知識概念為主、計算量低,多數學生一看就能知道如何切入;第9題開始出現生活情境題,難易度和順序安排,有助學生降低答題時的焦慮感,也可鼓舞學生應答。
林柏嘉也舉例,部分試題考驗學生活用數學概念,生活化試題如第9題無障礙停車位設置,需要計算停車格大小、空間量;以及14題咖啡店早餐組合收入問題,如單買和組合價格不一,要學生算出實際銷售量為何。
另外,19題、24至25題等則要求學生從圖表中擷取訊息才能作答,林柏嘉表示,如24題架構於腳踏車的變速齒輪比,考生已被給定齒輪比,考驗學生要調整前齒輪或後齒輪,才能得到想要的速度;而25題則談到,雖然是18速的變速腳踏車,但有些齒輪比下產生的速度一樣,要求學生算出齒輪比,數學概念更重。
林柏嘉也談到,今年非選題著重於「策略和表達」,策略是先察覺題目的要素、轉化為數學問題,再擬定推論方法,而表達則是解題過程中說明理由的能力。非選第一題取材於民調的調整倍率,並介紹何謂人口佔比、調查比率、調整倍率等條件,第一小題讓學生計算60歲以上組的調整倍率,第二小題則要回推其中兩組調整前的贊成比率。
整體而言,林柏嘉指出,如果學生本身數學概念不錯,但閱讀理解能力較差,非選題對學生而言則「蠻長的」,學生要讀完文字、理解情境需花較多時間;對能力中間或中上的學生而言,今年幾何題雖然計算量不高,但可能較難連結到背後要探討的實際概念,對考生而言也會較辛苦。
平鎮國中教師劉建成則談到,素養仍是數學科試卷的方向之一,同時也有需在試題情境中活用數學知識與概念的試題,學生需具備連結情境和數學概念的能力。另外,第19題後是較有挑戰性的題目,數學內容則散布在各年級中,學生需清楚、深入的理解數學概念,並有將生活情境或數學情境加以轉化的能力,方能夠正確解答。
▪ 不斷更新/114年國中教育會考 5科完整試題與解答
▪ 整理/114國中會考衝刺!當天時程、考場規定 各科備考重點看這
▪ 114會考/台中一中傳說 校長籲考生別跳這顆球:勿拿前途開玩笑
▪ 大學哪系最難讀?全網點「1科系」很可怕 過來人吐教授震撼發言
▪ 114學年統測成績出爐!新北近2成考生破40級分 1校長揭熱門領域
▪ 從小沒跌出第1名!他遇困境後「走不出資優生光環」:無法接受低薪工作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