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開啟「大型經濟實驗」!真能減少逆差?經濟學家這樣說

川普的全球貿易計畫看起來是打了場政治勝仗,但能否締造經濟成就則深具爭議。紐約時報評論,川普實質上展開了一場龐大的經濟實驗:美國的關稅水準達到20世紀初以來未曾見過的高度。這樣的稅率通常是貧窮經濟體為保護新興產業才採用的,不會出現在美國這樣的工業強國。
目前,歐盟、日本等主要經濟體選擇妥協,接受15%至20%的關稅,以避免更具破壞性的貿易戰。這似乎證實川普判斷正確,關稅威脅是一種強大的談判工具。市場因為慶幸情況沒有更糟,對15%的關稅反應冷淡。
川普堅稱關稅會促使更多企業回流美國,且成本由外商承擔,但多數經濟學家說,最終成本由美企與消費者埋單。
KPMG首席經濟學家史萬克說,人們原本預期關稅的經濟影響會「立竿見影」,但它的推行斷斷續續,影響傳導到供應鏈需要時間。研究顯示,關稅的全面影響需時6至18個月才會出現。川普1.0掀起美中貿易戰,到隔年才顯現出對製造業的打擊。專家預期,目前的高關稅也將在今年秋季之後逐漸顯現壓力。
外交關係協會經濟學家塞瑟預測,關稅大到足以拖慢經濟,但不足以將美國經濟推入衰退,消費者物價上漲也「明顯有感,但不至於構成巨大衝擊」。
分析師的看法是,川普至少暫時避掉與主要貿易夥伴爆發貿易戰,但有人指出,這些協議的經濟效益有限。
由於川普習慣追加新關稅威脅、甚至重談自己簽署的協議,分析師擔心已達成的協議可能很快瓦解。美國官員已暗示,預計未來兩三周還會對半導體和藥品祭出新關稅,這可能進一步改變貿易格局,並激怒一些貿易夥伴。
經濟學家也質疑,這些貿易協議能否實現川普最重要目標之一:減少國家貿易逆差。
塞瑟表示,關稅可能縮小或擴大與個別國家的貿易逆差,但除非損害了經濟、壓低消費支出,否則預計對整體美國貿易逆差影響不大。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資深研究員奧伯斯菲德指出,貿易逆差更多的是由儲蓄率和政府支出等因素決定,而川普政府新通過的財政法案,短期內將擴大預算赤字。
另外,白宮尚未宣布未達協議國家的稅率。根據高盛集團的追蹤,尚未簽署初步協議的貿易夥伴占美國進口的 56%,其中包括加拿大、墨西哥、南韓、印度。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