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會談結束!美財長:取得實質進展 專家指1細節潑冷水

金融時報報導,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11日表示,美中官員在日內瓦舉行為期兩天的貿易談判取得「實質進展」,這是華府與北京可能開始緩和經濟緊張的首個跡象。然而,專家指出,儘管美中展開對話是正面訊息,但雙方在會談後並未宣布任何具體讓步,顯示談判之路將會漫長艱難。
貝森特與貿易代表葛里爾結束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的會談後表示:「我們將在12日公布細節,但是我可以告訴各位,可以告訴各位,這次談判富有成效。」
彭博資訊指出,屆時將發表聯合聲明。
葛里爾表示:「重要的是要理解我們能如此迅速達成共識,這也許反映出雙方的分歧並沒有外界想像得那麼大。」他補充道,雙方「早已有不少前期準備」。
這是美方談判代表首次發表樂觀評語,顯示美中有可能逐步解除擾亂金融市場、引發全球供應鏈憂慮的貿易戰。
葛里爾表示與中方的協議將有助於緩解貿易緊張。他表示:「美國對世界的貿易逆差高達1.2兆美元,因此總統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並加徵關稅;我們有信心這次與中國夥伴達成的協議,將有助於處理這項國家級危機。」
根據中國官媒新華社報導,何立峰表示與美方代表進行了「坦誠、深入且具建設性」的會談,並達成「重要共識」。新華社指出,何立峰宣布中美雙方同意建立一個機制,持續就貿易與經濟問題展開後續對話。
紐約時報引述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首席美國經濟學家豪頓(Nancy Vanden Houten)10日在一份研究報告寫道:「我們認為,這次美中官員周末談判的重點應是降低外界期待。」
豪頓指出,即便美國將對中關稅降至80%,整體有效稅率仍將是川普當選時預測的3倍。一些分析人士與企業高層表示,關稅一旦超過50%,通常就足以阻礙貿易。
華府智庫「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副主席林希康(Scott Lincicome)則表示,美中雙方同意繼續對話是一個正面訊號。但他也補充,雙方在會談後並未宣布任何具體讓步,顯示談判之路將會漫長艱難。
林希康說:「開了16個小時的周末會議,唯一的成果竟然只是『同意再開更多會』,這聽起來真的很糟糕。」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