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前的一個選擇!百事可樂在關稅戰中 再次輸給可口可樂

摘要
百事可樂去年汽水市占率滑落到美國第三,今年川普當選總統,發動關稅戰,專家說:這對百事而言,時機相當糟糕。為什麼?
在與可口可樂長達超過百年的大戰中,百事可樂原本已節節敗退,如今更因美國總統川普掀起的關稅戰,處境更加艱困。
《華爾街日報》指出,早在50多年前,百事就看中愛爾蘭的企業低稅率,選擇在該國製作濃縮液後,再運送回美國瓶裝廠,加入水、氣泡、甜味劑,成為汽水和可樂。該公司愛爾蘭總裁阿加瓦爾(Pankaj Agarwal)還曾向《愛爾蘭觀察報》(Irish Examiner)表示,在百事的數位轉型中,愛爾蘭扮演關鍵角色,幫助百事運用人才、創新生態系,推動尖端技術、產品開發,造福全球消費者。
這項節稅策略,現在卻反過頭來傷了自己!
汽水濃縮液從愛爾蘭進口,百事得多付10%關稅
4月2日,川普宣布對全球經濟體課徵對等關稅,雖然該制度暫緩90天上路,但10%的基準關稅仍如期實施。百事可樂與旗下激浪(Mountain Dew)在美國銷售的產品,濃縮液必須從愛爾蘭進口,因而得繳納10%關稅。
相較之下,對手可口可樂雖也長期在愛爾蘭生產濃縮液,供應全球市場,但美國市場所需的濃縮液,主要是在美國亞特蘭大、美屬波多黎各生產,因而可口可樂、雪碧等產品受關稅影響相對較小。
除了濃縮液,兩家可樂公司還面臨另一個挑戰。美國在今年3月宣布對進口鋁加徵25%關稅。可口可樂執行長昆西(James Quincey)表示,該公司部份鋁是由加拿大進口,關稅可能會推高飲料價格,但也可能使用更多塑膠瓶、美國本土生產的鋁減少衝擊。
對於關稅掀起的變局,百事雖也在美國德州、烏拉圭、新加坡生產濃縮液,但目前拒絕評論會採取何種措施減緩關稅衝擊,也避談產品是否會漲價。但匯豐銀行分析師拉博伊(Carlos Laboy)表示,雖然沒人預期到關稅戰發生,也不確定會持續多久,但可明顯看出百事目前在可樂大戰中屈居劣勢。
百事變老三,為何不緊張?
《華爾街日報》認為,這場關稅戰對百事而言,時機相當糟糕。去年美國飲料業刊物《飲料文摘》(Beverage Digest)發布美國十大碳酸飲料市佔排名,榜首是可口可樂經典款,令人意外的是,胡椒先生(Dr. Pepper)竟超越長期位居第二的百事可樂。
百事和可口可樂的競爭,可追溯至19世紀末,兩家公司先後成立,而後在1971年,可口可樂推出經典「山頂」電視廣告,來自全球各地的年輕人在山丘上合唱,巧妙借用反戰意象,轟動一時。後來百事也請來流行天王麥可傑克森(Michael Jackson)和街舞少年拍攝廣告,形成兩大品牌用精彩廣告過招的局面。
然而,隨著時下年輕世代不再愛喝汽水,百事不僅朝向無糖、運動飲料、能量飲品發展,也推出數十種零食。《衛報》(The Guardian)指出,百事的業務範圍廣泛,使其成為唯一一家汽水營收比例低於一半的大型飲料公司,有超過一半的利潤來自於旗下菲多利(FritoLay)零食部門,「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何百事對飲料市占率跌至第三的報導保持沉默。」
摩根大通(JPMorgan)分析師表示,川普關稅戰的不確定性籠罩下,可口可樂股票應仍是穩定選擇,最大潛在衝擊是進口果汁、鋁材增加成本,但該公司高層早已表示,鋁價就算上漲,也不太可能動搖其前景。反觀百事股價自關稅「解放日」以來跌幅將近一成,仍待挽回市場信心,才能在可樂大戰中扳回一城。
資料來源:WSJ、The Guardian、Investopedia
※本文出自「商業周刊」,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原文50年前的一個選擇!百事可樂在關稅戰中,再次輸給可口可樂》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