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短評】「沒比較沒傷害」,從一分報告看出賴總統不如賴院長

無論企業、政黨或政府,當規畫擬定的戰略目標沒有達到設定的KPI,都會有嚴厲的檢討報告,報告不一定是抓戰犯式的斷頭臺,它更要緊的是從檢討報告發現、找到缺失,做為企業政府變的更好的養分。好的檢討報告不是形式主義,而是一帖救命藥方。
以此觀之,賴清德總統的報告遠不如賴清德院長的報告。因為少了2個字「檢討」。
2018年11月7日,時任行政院長賴清德發表2018地方選執政民進黨大敗的檢討報告,重點如下
2018年九合一選舉已經結束,每張選票不僅是人民對政府的期待,也應視為對政府施政的檢驗。選舉結果明白顯示,人民對施政並不滿意。身為行政院長,難辭其咎,自應與團隊虛心檢討,方不辜負人民藉此次大選所傳達的強大聲音。行政院會從人民的角度,檢討敗選的原因,也必須按人民的需求,調整施政。
第一、人民最期待政府做什麼?
人民最期待政府改善經濟
很多人努力工作,省吃儉用,生活仍然拮据,真能存錢也不多,生活品質不易改善,遑論買車、買房。年輕人不太敢結婚、生子。
大家希望優質工作多一點,薪水高一點,生意好一點,房租、房價低一點,每個月多存一點錢,吃健康一點,生活品質好一點。這些需求如果能滿足,成家立業就比較容易,為人父母者也比較不用擔心孩子將來找不到好工作,無法過生活。
第二、政府過去兩年多的施政,是否符合人民最急迫的需要?
政府這兩年多來,並未滿足人民最急迫的需要,讓人民失望、不滿的施政包括:一、未能深刻體會人民生活的辛苦;二、改革做法引發重大爭議和不滿、三、立法與行政的互動要領及政府用人皆有待改進。
第三、接下來政府該怎麼做?
此次敗選原因是民進黨政府沒做好,失去民心,未來政府各項施政,應輕重緩急掌握得宜,完整規劃並有效執行,包括人民最關心的經濟、教育、環保政策等,除了專業的考量外,也都要從人民的角度思考,追求經濟繁榮的過程中,不忘公義價值。
政府應該記取這寶貴的一課,誠實面對過去兩年多來的錯誤和問題,並根據人民的需要,來調整政策,用實際的行動和改變,再度爭取人民的信賴和支持。低薪加上物價,內需型服務業營運困難,基層民眾對經濟成長無感,政府未即時察覺並即時改善。
近年來因氣候變遷影響更顯嚴重,而政府過往措施已系統失靈,不但沒有超前佈署,預作調控,訊息掌握也不足,農漁民權益沒有得到即時關照。
7年後,昔日的賴院長已是國家領導人,也是執政黨的「老闆」,726大罷免結果是24+1:0,民進黨企圖透過罷免手段重新奪回國會多數黨失敗,賴清德沒開記者會,選擇在臉書發文,重點如下。
投票的結果,不是某一方的勝利,也不是另一方的失敗。罷免與反罷免,都是人民在憲政制度下所擁有的正當權利。儘管社會上存在不同立場,台灣人民依然能透過合憲合法的方式表達意見、做出決定。這正是民主台灣最珍貴的地方。
在這個過程中,有超過130萬人,親手在連署書上,一筆一畫寫下了他們對國家的期盼;在今天,更有數百萬人,親自走進投票所,一票一票投下他們心中的選擇。
回顧這一年多來,有許多公民挺身而出;在最後幾天,更有許多人不辭千里返鄉投票。這段期間,許許多多的人在大雨中彎腰收連署書,在豔陽下行腳發傳單,在下班後奔赴街頭,在假日時堅守路口。大家不是為了仇恨誰,而是因為熱愛我們的國家。
深深感謝公民的力量,你們的力量,沒有白費。是你們,讓人民的公僕回到地方謙卑請託;是你們,讓被不合理刪凍的國家預算順利解凍。你們的吶喊喚醒了沉默多時的公民社會;你們的行動,也提醒了每一個政黨的政治人物,都有對國家的忠誠義務,並且無時無刻接受人民的監督;也更加確立了反共護台的國家方向,更加凝聚了反共護台的公民力量。
「沒比較沒傷害」,從一分報告看出賴院長「完勝」賴總統。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