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影/新竹縣溯溪驚傳意外 五峰雙龍瀑布45歲教練不幸溺水亡

上半年全台瘋大罷免落幕 南鯤鯓代天府國運籤又成話題

新竹雙罷不同意票數皆超越選舉 鄭正鈐:「藍白合」守住新竹

鄭正鈐這次拿下5成7的不同意選票,比之前的得票率還高,外界認解讀為「藍白合」的趨勢。記者郭政芬/攝影
鄭正鈐這次拿下5成7的不同意選票,比之前的得票率還高,外界認解讀為「藍白合」的趨勢。記者郭政芬/攝影

👉▪【開票結果】726大罷免完整開票數據看這裡

全台唯一同時面臨市長與立委「雙罷」的新竹市,投票結果出爐後,國民黨立委鄭正鈐以11萬9305張不同意票成功過關,鄭正鈐今日上午展開車隊掃街謝票,他受訪時表示,此次罷免案過程中,藍白展現高度合作,高虹安市長與他本人所獲得的不同意票數,皆超越2022年市長與2024年立委選舉時的得票數,顯示雙方齊力反罷、共同守住新竹的行動已取得具體成效。

鄭正鈐這次拿下5成7的不同意選票,比之前的得票率還高,外界認解讀為「藍白合」的趨勢,鄭正鈐回應,這次罷免案中,藍白展現緊密合作,高虹安市長與他所獲得的不同意票,皆超越上次市長與立委選舉得票,顯示是藍白合作、一起反罷的行動成果明確。

他認為接下來藍白在國會改革、司法改革等國家層級合作仍會持續密切,至於地方層級,雙方未來如何合作,仍需進一步協商,他相信國民黨態度開誠布公,希望一起來合作,共同為社會創造更好的未來。

對於接下來國民黨在立院的議事攻防與策略?鄭正鈐表示,目前還沒有開黨團會議,無法代表國民黨回應,但他個人認為,國會應回歸理性問政,反映並解決民意,而非抹黑、扣帽、抹紅,希望大家按照議事規則來做,而非「少數服從多數」的謬論,多數決仍是代議政治基本原則,呼籲國會要建立正常理性的問政環境。而非用貼標籤的方式去攻擊不同的政黨。

對於這次罷免行動,民進黨立院總召柯建銘昨天提及他接受失敗,然後勇於承擔。鄭正鈐回應,柯總召在立法院的表現,大家都看得很清楚。柯建銘既坦承主導此次大罷免,就該坦然面對結果,新竹市出現雙罷局面,民眾已用不同意票給出明確回應,全國選民也以行動表達對罷免行動的不認同。

全台唯一同時面臨市長與立委「雙罷」的新竹市,投票結果出爐後,國民黨立委鄭正鈐以11萬9305張不同意票成功過關。記者郭政芬/攝影
全台唯一同時面臨市長與立委「雙罷」的新竹市,投票結果出爐後,國民黨立委鄭正鈐以11萬9305張不同意票成功過關。記者郭政芬/攝影
鄭正鈐今日上午展開車隊掃街謝票,他受訪時表示,此次罷免案過程中,藍白展現高度合作。記者郭政芬/攝影
鄭正鈐今日上午展開車隊掃街謝票,他受訪時表示,此次罷免案過程中,藍白展現高度合作。記者郭政芬/攝影

鄭正鈐 藍白合 罷免 新竹

延伸閱讀

726大罷免落幕!24藍委、高虹安皆安全下莊 圖解立院版圖變化、支持度消長

【即時短評】鄭正鈐罷免案未通過 新竹雙罷竹籃打水一場空

罷免開票結果/不同意票超過市長當選票數 高虹安感性喊話:放下仇恨

藍白合大於綠 新竹藍營喊話:民進黨收手大罷免「直接承認失敗」

相關新聞

大罷免還沒完…南投2藍委迎戰823談下一步 他曝「驚人陸戰」

首波大罷免投票昨落幕,24位國民黨立委罷免案全數否決,第二波投票8月23日登場,南投立委馬文君、游顥均入列。當地罷團將調...

迎戰823罷免不鬆懈!設後援會募志工 國民黨盼為反惡罷保溫

羅明才、林思銘等7位國民黨立委罷免案將於8月23日投票,面對第二波大罷免,被罷藍委不敢輕以輕心。羅明才本周就將成立後援會...

曹興誠勸志工823放下 罷團「一罷擊臣」:非某政黨和團體責任

罷免藍委徐巧芯領銜人曹興誠今天發給志工們的信提到,8月23日的罷免,他勸大家放下,讓民進黨去努力;發動罷免立法院副院長江...

「最強菜農」赴顏清標父靈堂上香 力挺遭罷顏寬恒:不讓你孤單

被稱為「最強菜農」林佳新今天到台中沙鹿向鎮瀾宮董事長顏清標的父親靈堂上香,立委顏寛恒在場,林佳新上香後對顏寛恒說,顏將面...

呼籲罷團及民進黨放棄823罷免 趙少康:不可能成功

針對大罷免失敗結果,中廣前董事長趙少康下午受訪時,對罷免團體及民進黨喊話,稱8月23號的罷免不會成功,並且嘲諷罷免同意方...

台大罷免失敗/藍營大團結 4諸侯聯手顧盤立戰功

台灣大罷免結果藍營成功展現團結力量,顯示國民黨祭出「愛國者行動」策略奏效,從黨中央到地方區域聯防,成功守住既有國會席次;...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