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川普政府爆動用郵局抓移民!神秘單位曝光 幫調包裹照、查IP帳戶

整理包/準備好了嗎?白沙屯媽祖「粉紅超跑」明登轎 日程、禁忌一文掌握

咖啡渣先別丟!日常4妙用堪稱生活好幫手:不只除臭防蟲

遠見調查/四成五反對大罷免 認浪費資源及加深惡鬥

全台大罷免延燒。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全台大罷免延燒。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全台大罷免延燒,根據遠見調查結果顯示,民眾對大罷免行動,有45.9%表示不贊成(29.2%很不贊成,16.6%不太贊成),贊成比例則占40.0%(24.5%很贊成,15.5%有點贊成)。針對反對罷免原因,有48.3%浪費社會及行政資源,17.2%認為加深朝野惡鬥。

結果指出,贊成罷免的民眾中,63.2%贊成罷免藍委,僅9.5%贊成罷免綠委,另有18.4%認為不分藍綠立委,只要做得不好都應該罷免。

至於民眾反對罷免的原因,48.3%認為是「浪費社會及行政資源」,17.2%認為會「加深朝野惡鬥」,11.9%認為「罷免理由不足或欠缺正當性」,4.4%擔心「影響施政與政策延續性」,3.0%認為是「年輕人被慫恿」,12.4%認為「以上都有」。

調查指出,泛藍有80.7%不贊成罷免,泛綠有81.1%贊成罷免,台灣民眾黨有77.4%不贊成罷免;政黨中立者則是有47.1%不贊成罷免,23.9%贊成罷免。各地區對罷免看法略有差異,大台北基隆、桃竹苗、中彰投、雲嘉南及宜花東,不贊成罷免的比例較高;高屏澎則是贊成罷免的比例比較高。

遠見認為,民眾反對倒閣與罷免的原因,主要是浪費社會與行政資源,以及加深朝野惡鬥,兩者合計皆占六成以上。反應出多數民眾對於政治與社會安定的期許。

本次調查由遠見民意研究調查​​​​​​​執行,調查對象為居住在台灣,年滿20歲以上民眾​​​​​​,調查期間自4月21日至4月28日​​​​​​​,以電腦輔助電話訪問調查(CATI)進行,​樣本規模為1445份​​​​​​​,在95%信賴度下,估計最大抽樣誤差為±2.58%。​

根據遠見調查結果顯示,民眾對大罷免行動,有45.9%表示不贊成(29.2%很不贊成,16.6%不太贊成),贊成比例則占40.0%(24.5%很贊成,15.5%有點贊成)。圖/擷取自遠見民意研究調查
根據遠見調查結果顯示,民眾對大罷免行動,有45.9%表示不贊成(29.2%很不贊成,16.6%不太贊成),贊成比例則占40.0%(24.5%很贊成,15.5%有點贊成)。圖/擷取自遠見民意研究調查

罷免

延伸閱讀

遠見調查/憂浪費社會及行政資源 過半民眾皆不贊成倒閣

遠見調查/政治人物好感度 盧秀燕居冠 柯建銘敬陪末座

整理包/全台「大罷免」18藍委達二階法定門檻!送件截止日曝 掌握各黨名單、流程進度

朱立倫「罷免賴清德」 他指不可能任務、有望達到2目的

相關新聞

基市府民政處長涉洩個資、偽造文書交保 基檢將提抗告

基隆地檢署偵辦罷免綠議員涉嫌偽造文書案,基隆市政府民政處長張淵翔昨晚法院裁定40萬元交保,張坦承違反個人資料保護法及偽造...

國家機器再出動?賴苡任:調查局無搜索票入民眾家

罷免綠委吳思瑤的連署行動持續進行,罷團昨收到陳情,有民眾中旬遭調查局上門詢問是否有簽署罷免吳思瑤的提議人名冊,調查局人員未出示搜索票就進入民宅,還要求在家中作筆錄、留筆跡、不得錄影,更問他是民進黨還是國民黨。

指在野戰獨裁搞錯方向 李艷秋:賴清德最在意被揭「無能」

國民黨上周發起凱道遊行「戰獨裁」,資深媒體人李艷秋表示,在野根本搞錯方向,賴清德總統真正在意的,是人民揭穿他是個「無能」之人,「戰無能」才是人民憤怒的焦點。

民眾遭調查局闖入家中約談 罷團召集人賴苡任:當事人很害怕

罷免民進黨立委吳思瑤進入二階連署階段,卻有民眾向陳情遭調查局非法進入民宅,要求在家作筆錄、不得錄影等。罷團「地動刪瑤」召集人賴苡任今表示,會協助當事人告發,但仍視個人意願,因為他擔心出面會被查水表,若不願出來,罷團也無可奈何。

童子瑋批市政團隊變政黨打手 謝國樑:大部分奉公守法

基隆地檢署偵辦罷免綠議員涉嫌偽造文書案,基隆市政府民政處長張淵翔昨晚法院裁定40萬元交保,張坦承違反個人資料保護法及偽造文書,協助國民黨罷免連署。民進黨議長童子瑋發文表示,基隆市民不會接受一個市長,把整個市政團隊變成政黨打手的工具。謝國樑說,大部分市府員工都奉公守法,沒有參與其中,不希望被形容成市府員工都有這樣的問題。

詐騙較去年同期增五倍 賴士葆:檢調響應大罷免無心打詐

我國詐騙頻傳,國民黨立委賴士葆說,今年前三個月詐騙犯罪率,較去年同期增加五倍,破獲率卻下降三成,檢調大批人力在響應大罷免,無心打詐。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