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底又吃泡麵!5習慣「看似不花錢、其實最燒錢」 你踩中幾個理財地雷?

日常消費生活習慣,其實隱藏不少理財地雷,也是造成許多人一直覺得還是很窮、存不了錢的原因。Dcard上一篇文章整理民眾「看似不花錢,其實最燒錢的5個習慣」,來看看你是否也中了其中幾項?再來好好調整自己吧!
Dcard「一起慢慢富」帳號po文指出,民眾常覺得「我明明沒亂花錢,怎麼月底又吃泡麵?」,其實有些習慣表面上很無害,實際卻默默燒光你的錢包。
一、小確幸式消費
每天一杯咖啡、一點點手搖,看起來不多,一個月下來就是上千塊飛了,最好限制自己一周最多兩次,把它變成獎勵,不是日常。
二、愛撿便宜但不需要的東西
「這件只要99欸!先買起來以後一定用得到」,結果放著放著就忘了,錢跟空間都浪費了,不妨買東西前問自己一句,「我現在真的需要它嗎?」
三、訂閱制失控
Netflix、Spotify、雲端空間、健身房會籍…每個月固定扣款,但其實你根本沒在用,建議最好每三個月檢查一次訂閱,沒用的果斷取消。
四、社交不好意思拒絕
朋友約吃飯、聚會、團購你都說「好啦一起!」,怕尷尬結果花掉超出預算的錢,可以練習跟對方說「我最近想省點錢,下次再約」,如此一來會發現,真的沒人會怪你。
五、「反正月底快到了」心態
很多人一到月底就開始放棄管理金錢,甚至先刷卡預支下個月,其實到了月底反而要更節制,把它當成遊戲挑戰,練耐力。
不過對於這5項理財小訣竅,有網友在文章底下不以為然留言,「省這個要幹嘛,反正也買不起房」、「我是不知道一個月省個飲料錢是要幹嘛啦,我放假就吃大餐心情不爽就訂機票,整天被我爸念說錢不是這樣花的,我就不知道錢不花是要幹嘛,放銀行通膨嗎?」、「錢就是來豐富自己生活的,如果把自己活得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我幹嘛賺錢啊?」、「只要不要太誇張毫無節制或衝動消費、我覺得還可以接受、對自己好一點有什麼不好」。
還有人直言,「誰會為了一個要省錢的朋友,會不會下次問又要省錢,乾脆不約,還是要換句話說,我最近想省點錢,吃便宜一點」、「我都告訴自己今天花的1塊錢比明天花的還有價值」、「說實在的,與其省,不如投資自己才是最正確的,一杯咖啡、飲料,你可能不知道那是我們的心靈慰藉」、「省小錢花大錢有比較好嗎?我覺得這些還好吧」。
然而也有人提出更實用的看法,「年輕時找工作,我都以這份工作要能讓我學到很多而且對我轉職的經歷有幫助」、「不如趕快提升自己的賺錢能力」、「我後來直接儲蓄險處理,不用想了直接被扣掉,中長期一定有錢」、「原po這篇本來就沒有在談開源,是在談節流,而大部分的人都忽略了儲蓄的重要性」、「需要的東西可以買,想要的東西可能可以緩緩」。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