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端午連假轉晴熱 吳德榮:下周二傍晚鋒面到大範圍降雨

不斷更新/端午連假首日轉晴出遊潮 國道11地雷路段曝

上訴法院同意暫緩貿易法院判決 川普關稅政策暫時恢復

「三手一組」的秘密…頂尖顧問用草案搞定主管與客戶 心理戰招數真絕妙

示意圖/ingimage
示意圖/ingimage

「三手一組」是使用草案時的關鍵字。所謂三手一組,是將棋等桌遊會出現的概念,意指預判到三手之外「自己這樣下,對方會這樣下,所以自己要這樣下」,進而布局。

將棋大師羽生善治大師去企業舉辦的研討會演講時,經常提到「三手一組」。這是將棋界最基本的概念,大概是直覺告訴他,這個想法在商場上也很有效。

預料到自己這樣下,對方大概會這樣反擊,所以自己要下在這裡。只要每下一步棋都想到這樣一套觀念,就能提升身為棋士的功力。

因為自己最終想下這一手,必須引導對方這樣下才行。為了引蛇出洞,必須這麼做,不能只想著下一步,必須連對方會怎麼出手都考慮進去。

思考自己的「第三手」

本文出自《BCG企畫思考》
本文出自《BCG企畫思考》
草案也一樣。必須在思考「我這麼說的話,對方會怎麼反應」的前提下製作。以三手一組的方法,思考自己的第三手如何才能拿到滿分,再思考對方會怎麼盡全力做到滿分,進而作出屬於自己的草案。

如此周而復始,就能逐漸達成自己的行動目標。

也有故意用草案來激怒對方、混淆對方,藉此刺激對方說出真心話的方法。我還在顧問公司上班時,曾經故意以集中炮火在自己身上的方式製作草案。

「看到這個,那位主管大概會生氣吧」來預判對方的反應,故意在草案裡加入會惹惱該主管的內容,並且在會議上提出來。

果然如我所料。主管看到那份草案,氣沖沖的說:「為什麼要加入這種訊息?」我順勢陳述自己的意見。結果他又反駁:「不,才不是那樣。」討論因此變得極為熱烈。

其他人見我們討論得如此熱烈,也紛紛提出自己的意見。例如,「如果改成這個方向呢?」這樣一來,以草案為基礎的構想愈來愈多,就能在第三步拿到滿分。

因此,我總是以「來吧,來攻擊我吧」的心情提出草案。彼此都明白這是工作上必要的討論,不會因為這樣與主管變得水火不容,也不會把情緒帶出會議室。

先依照對方要的提草案

另外,假如對方的構想不怎麼樣,也能利用草案來修正軌道。先依照對方想要的方向製作草案,再用自己覺得好的構想來製作草案,先給對方他想要的草案。

這時要告訴對方:「我依照您的指示做了草案,但我發現與B公司的服務大同小異。您覺得這樣可以嗎?」這麼一來,對方很可能就會發現「真的耶」。然後,再提出自己製作的草案,「我覺得如果有這樣的服務也不錯」,對方通常會欣然接受。

遇到這種情況,如果硬碰硬的否定對方的構想,即使自己說的再有道理,對方也難以接受。光是提出自己的草案,也可能會被駁回:「我要的不是這個,照我的指示去做。」

因此,先依照對方的指示製作草案,請對方過目後,再勇敢提出自己的構想。依照這個順序來進攻,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三手一組。草案其實是一種心理戰。了解使用草案的訣竅,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本文出自《BCG企畫思考》作者:田中志 譯者:賴惠鈴)

相關新聞

遺產3,000萬沒人繼承「全進國庫」!律師:無血緣都可以藉遺囑成繼承人

「捐」3000萬元給國庫,愛台灣!不給家人? 財政部國庫署日前公告,「今年」截至4月底為止,全台共有14件無人繼承遺產,合計超過6,600萬元,其中一筆高達 3,485萬元。 編輯推薦6,

77老大開嗆詐騙「會下地獄」減肥騙局害粉絲…報案+不自殺聲明:要將其繩之以法

知名YouTuber「77老大」近期氣憤揭露一連串詐騙集團惡行,控訴自己的影片與照片遭批圖濫用、冒名開設減肥課程、販售虛假商品,光是粉絲受騙金額初步就超過三千萬元。在影片中直接開嗆詐騙集團「不覺得你這

遺產被大姑清空…阿姨照顧公公30年250萬拿不到!媳婦左右為難 律師曝解法

一場看似單純的遺產交代,竟成為家族糾紛的導火線。根據蘇家宏律師在 YouTube 頻道分享的真實案例,一位公公過世後,原本口頭交代希望將250萬元交給長期照顧自己的阿姨,沒想到財產卻在生前被大姑領走,

公司顧問有「技術宅」氣質…提草案被釘滿頭包 專家教你不內傷祕訣

各位對管理顧問有什麼印象呢?事實上,有社交障礙的管理顧問不在少數…

主管要求把每天想到的事整理成八張A4交出來 新人:做了感受到「效果」

我剛進公司的第一年,有個主管要求我:「把每天想到的事整理成八張A4,再交給我。」…

《「我是有錢人」迷思770》稅率降至20%遺產稅還繳1640多萬 父母大嘆:年輕人都是月光族

每年的5月,都是一般個人要申報個人綜合所得稅的日子。但是最近,幾則媒體有關遺產稅的新聞,吸引了筆者的目光…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