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爭議持續將近50年!「公館圓環」正式宣告拆除走入歷史

圖為台北市公館圓環附近道路交通情形。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85/09/20 本報記者攝影)
圖為台北市公館圓環附近道路交通情形。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85/09/20 本報記者攝影)

公館圓環位於台北市羅斯福路與基隆路的交會處,形成七條道路交織的複雜路口。建於1968年的公館圓環,隨著都市發展與車流日益新增,連續7年成為北市肇事熱點第1名的路口。關於圓環的存廢問題多次引發討論,直到2025年才正式決定拆除。

隨著台北市的快速發展,公館圓環的交通問題日益凸顯,早在1968年12月,台北市政府的交通督導會報中就已指出:「公車處公館站遷移後,慢車道破爛不堪,圓環路面有欠平整,槽化島與目前交通狀況不能配合,有待重行規劃與整理。」當時市政府已決定整理公館圓環,以利交通。

1971年,為配合福和橋的興建,基隆路南端延伸至福和橋頭,並全線拓寬為柏油路面,同時重新分段。原本的基隆路末段舊線則於1973年新路通車後改名為舟山路,改變了公館地區的交通樣貌,而且並沒有通盤考慮到公館圓環原先的作用,在這個路段埋下了交通隱患。

市警交通大隊動員大批警力,在台北市公館圓環附近道路現場指揮交通。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85/09/20 本報記者攝影)
市警交通大隊動員大批警力,在台北市公館圓環附近道路現場指揮交通。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85/09/20 本報記者攝影)

到了1979年,隨著福和橋通車後來往永和的車流大增,公館圓環對交通流量形成了明顯的瓶頸,開始引起各界對其存廢的討論。當時已有人主張拆除圓環,將路口予以槽化並裝置號誌;但也有人提議保留圓環,只需在基隆路與福和橋頭間興建一座跨越羅斯福路的陸橋。

隨著台北市交通量的持續增加,公館圓環的問題日益嚴重。根據統計,該路段自2018年起連續7年登上台北市交通事故熱點榜首,被市民戲稱為「死亡圓環」。上有高架橋、下有地下道,中間還有圓環,讓汽機車與行人都處於高風險地帶。

雖然過去數度傳出改建的聲音,但因地下道內有大型自來水管與抽水設施難以搬遷,使工程一直無法進行。直至2025年,台北市政府終於拍板決定拆除圓環、填平地下道,改建為傳統十字交叉路口,並將原有公車專用道移至地面。

羅斯福路公館圓環 是否拆除引起爭議

1979-10-24/聯合報/07版/

【本報記者 劉玉磬】台北市政府鑿於北市羅斯福路公館圓環對交通流量,已形成了瓶頸,對疏導交通產生了反效果,現已決定全面改善,但對如何改善,卻引起了爭議。

近幾年來,台北市因成長快速,許多交通道路設施,早已不能配合交通量的驟增,以致經常造成交通壅塞。特別是重要道路口的圓環,因而市府對圓環的存廢及如何改善的問題,困擾不已。

台北市的圓環,多係舊有都市計劃研訂。當初,市區車輛及行人較少。近十年來,由於市區人口及車輛快速成長,交通量也隨之遽增,市區圓環大都未能有效及時疏導各個方向的車流,時常形成嚴重壅塞現象。市府有鑿於此,曾就市區圓環分別加以檢討,權衡輕重緩急,先後拆除民權東路圓環、康定路與成都路口圓環及和平西路與重慶南路口圓環等,然後配置標誌及標線,績效不錯。

市府就因為這個理由,決定明年初即配合輻和橋拓寬工程,同時改善公館圓環。

在市府決定改善公館圓環後,有人主張祇需將圓環拆除,然後將路口予以槽化,並裝置號誌及標誌即可。但又有人主張圓環不須拆除,仍維持原狀,祇要在基隆路與福和橋頭間,興建一座跨越羅斯輻路的陸橋,即可徹底改善該路口的交通。

目前,公館圓環造成交通壅塞的原因,主要是自台北通往永和或由永和前來台北的車輛太多。若以陸橋由基隆路直通福和橋頭,對由基隆路穿越圓環往返永和的車輛,將會便捷很多,也可以說是解決交通問題的一勞永逸之計。(下略)

延伸閱讀

苗栗公館9條4公尺寬人行步道 全改道路用地

彰化縣第1處標線型圓環路口遭質疑 縣府已完成修改

Cheap批拆公館圓環後2大限制 北市交通局:全新空白紙歸零思考

公館圓環終於要拆 Cheap批改建後2限制:有交通專業?

相關新聞

交通爭議持續將近50年!「公館圓環」正式宣告拆除走入歷史

公館圓環位於台北市羅斯福路與基隆路的交會處,形成七條道路交織的複雜路口。建於1968年的公館圓環,隨著都市發展與車流日益新增,連續7年成為北市肇事熱點第1名的路口。關於圓環的存廢問題多次引發討論,直到2025年才正式決定拆除。

80年代的夢幻老照片!台北新生棒球場奇景「球員揮棒、飛機掠過」

台北市的棒球場,除了台北市立天母棒球場、青年公園棒球場、社子棒球場,以及國內首座可以容納4萬席的大巨蛋之外,在台北有一個歷史悠久的棒球場「新生公園棒球場」。

22年前「硬」闖成人界! 「台灣水電工」阿賢拍豔片爆紅卻遭判刑

2003年台灣社會風氣還算保守,但一部名為《台灣水電工》的成人影片卻引發轟動,震撼台灣人的三觀。這部片由宣宣(陳伶宣)和阿賢(宋致賢)攜手合拍,被視為台灣首部本土謎片。阿賢因為在片中的表現而迅速走紅,並獲得「台灣第一水電工」的稱號。然而,由於拍攝成人片,他遭到起訴,最終因「妨害風化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五個月,得以易科罰金16萬元台幣。

紀寶如5歲半出道大紅大紫!為當童星竟被逼打「抑制生長針」

紀寶如,半世紀前紅遍全台的童星,因長相可愛,7歲便與台視簽約,片酬與成人演員相同。她天賦異稟,5歲半初登場便能完整記住台詞,導演讚譽她為「天才」。但她的人生並未如同演藝事業般順遂,18歲認識余天的弟弟余龍,未婚懷孕生下3個小孩,19歲退出演藝圈,為了撫養小孩甚至酒店當幹部賺錢清償債務。

入選金馬影史百大華語片 吳念真執導處女作《多桑》

吳念真多才多藝,在電影、電視劇、音樂等都有表現,是首位三金(金馬獎、金曲獎、金鐘獎)全滿貫得主,而在他最早時,其實是從小說家出道,並轉往編劇。1993年的電影《多桑》是他的電影處女作,並憑藉該片成為知名的電影導演。

90年代四大天后之首!歌壇東方不敗張清芳

張清芳與林憶蓮、王菲、張惠妹被公認為1990年代最具影響力的「四大天后」,其中張清芳因每年皆有新作品問世,表現最為傑出,又被譽為四大天后之首。由於她的專輯張張大賣,媒體更封她為「東方不敗」。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