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反共義士」出身!孫立方家族背景曝光 升中將創政戰紀錄

軍事發言人孫立方少將即將升任中將,接掌國防部政務辦公室。記者邱德祥/攝影
軍事發言人孫立方少將即將升任中將,接掌國防部政務辦公室。記者邱德祥/攝影

國軍新一波將領異動,軍事發言人孫立方少將接任國防部政務辦公室主任,晉任中將。軍媒記者出身的他,當初升任發言人,就已創下由軍媒基層記者,一路升任將官的先例,這次再度摘星,更創下政戰將領擔任國防部「總管」的紀錄。更特別的是,在當今國軍中,除了少數台商或陸配子弟,他是極少數出生在大陸的人員。

孫立方的母親張至雲是國劇名伶,本名朱蓮華的她是遼寧營口人,師承梅蘭芳的親傳弟子言慧珠,年輕時在大陸就頗享盛名。文化大革命爆發,言慧珠受不了紅衛兵批鬥而上吊自殺,張至雲也於1968年遭依「串通國民黨特務」罪名被捕入獄,1970年下放農村勞改,1978年才重回劇團。文革結束後,張至雲恢復名譽,但她仍決定投奔自由。此時她在大陸的16級「文藝級別」中,已經列名第六的副教授級,月支175元人民幣,和同年投奔自由的解放軍飛官吳榮根薪水相若。

張至雲於1982年7月,帶著兒女到日本橫濱探親。她能夠獲得官方批准出國,是因姊夫王慶仁是橫濱僑領,以堅決擁護中華民國著稱。中共希望她能夠軟化姊夫的立場,至少先讓姊姊回大陸故鄉探望。結果她卻選擇投奔自由,在中國大陸災胞救濟總會的協助下,於10月28日飛抵台灣,並發表聲明表示,基於嚮往自由的決心,決定參與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大業。

隨著母親來台的孫立方與妹妹孫舞鳳,也成為媒體採訪對象。當時記者形容他「看起來比一般14歲男孩成熟,也有些怯生害羞,說話時略低著頭,神情帶著成人的深沉」。孫立方表示,過去對台灣其實沒有什麼印象,到了日本住在阿姨家,看到不少台灣拍的電影,他對軍教片「大地勇士」印象深刻,所以跟媽媽說將來想要唸軍校,接受「大地勇士」一樣的訓練。

孫立方國中畢業後,果然進了中正預校,此後畢業於政戰新聞系。大部分軍旅資歷在國防部青年日報度過,從記者一直升到上校社長。他在任內將青年日報由一般綜合性報紙,轉型為軍事新聞為主,並且大力發展社群網站。

2022年4月,孫立方接任軍事發言人,晉任少將,任內多次遭遇台灣局勢緊張,沉穩表現獲得邱國正、顧立雄兩任國防部長的肯定。如今顧立雄更決定,在他屆齡退伍前予以晉升,成為近年首位在政戰系統之外升中將的政戰校友。

★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
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1982年11月3日,投奔自由的國劇名伶張至雲,帶著兒女孫立方、孫舞鳳,到慈湖謁陵,向故總統蔣中正總統致敬。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1982年11月3日,投奔自由的國劇名伶張至雲,帶著兒女孫立方、孫舞鳳,到慈湖謁陵,向故總統蔣中正總統致敬。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1982年,救總理事長谷正綱(左二)接待張至雲(右二),與孫立方、孫舞鳳合影。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1982年,救總理事長谷正綱(左二)接待張至雲(右二),與孫立方、孫舞鳳合影。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國防部 孫立方 日本

延伸閱讀

李文忠拉73退將挺自己 顧立雄:國防院處置公正客觀

海鯤艦4月海測跳票 顧立雄:目前無法確定日程

因應共軍聯合戰備警巡 顧立雄:我們要先動 不然來不及

【重磅快評】顧立雄自保還糗爆了吳釗燮

相關新聞

北台防衛調動 M1戰車部署林口台地

國軍配合M1A2戰車服役,以及美方基於俄烏戰爭教訓提供建議,北台灣地面防衛的戰鬥序列,將有很大調整:海軍陸戰隊六六旅,奉...

勇鷹高教機飛行噪音 居民頭痛

國防部委託漢翔公司生產的66架「勇鷹」高教機陸續交機,近日機場附近居民發現,新型高教機飛行噪音比舊型高教機AT-3大很多...

政戰將官創紀錄 孫立方接國防部「大總管」

國防部軍事發言人孫立方將於下月底少將屆齡,國防部長顧立雄決定將其晉升為中將,接國防部政務辦公室主任,創下國防部「大總管」...

「小反共義士」出身!孫立方家族背景曝光 升中將創政戰紀錄

國軍新一波將領異動,軍事發言人孫立方少將接任國防部政務辦公室主任,晉任中將。軍媒記者出身的他,當初升任發言人,就已創下由...

影/搞小動作…大陸權宜輪鼓浪嶼號又在墾丁近岸航行 航港局說話了

百慕達籍中國大陸權宜輪「鼓浪嶼號」本月18日通過屏東墾丁外海,距岸不到1海浬,引發熱議。軍事粉專「Taiwan ADIZ...

最強空軍7大隊走入歷史 已消失的8中隊有何豐功偉業?

空軍將新購F-16C/D Block70戰機部署志航基地,原專任訓練的中隊升格作戰隊,7大隊走入歷史。接下來,空軍最值得恢復的中隊番號,為何應該是第8中隊? 資深記者程嘉文告訴你8中隊曾創下的四個「中華民國空軍第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