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世大運/馮翊新獨拿2點 桌球男團過中國高牆奪隊史首金

刑事局公布詐騙高風險業者排名 情趣用品業者首度列入衝上第三名

刑事警察局公布今年第二季的詐騙風險業者排名,提醒消費者慎防詐騙,根據統計前5名依序為「WeChat」、「營養師輕食」、「愛的蔓延情趣用品」、「伊甸基金會」及「Merry Meet」。

第二季因為購買因為疑似業者洩漏買賣資訊,導致民眾被騙報案件數,以「WeChat」82件最多;其次「營養師輕食」75件、「愛的蔓延情趣用品」21件、「伊甸基金會」20件及「Merry Meet」15件。

令警方訝異的是,第3名是線上情趣用品購物網站,這次首度進入高風險業者名單,警方表示該情趣用品購物網站,去年及前年也有零星民眾報案,但今年有民眾密集報案因購買情趣用品,詐團取得相關資訊趁機以解除分期手法詐騙,研判業者內部資訊控管可能出現問題,導致網購資訊外洩。

針對高風險業者,刑事局已定期發函,通知每周被害件數逾5件的疑似個資外洩業者,並提供電子商務業者防制詐欺作為自評表,建議高風險業者在官方網頁明顯處加註反詐騙警語、標明客服專線及客服時間、延長客服時間至晚間10時等相關作為,並提供反詐騙簡訊範例,請業者發送反詐騙簡訊或Email。若民眾接獲來電宣稱為業者客服,務必冷靜並透過上述管道或致電165求證,降低受騙可能。

警方分析,「解除分期付款」詐騙手法,為歹徒駭入業者系統資料庫,竊取消費者姓名、電話及消費資料等個資,假冒業者客服致電民眾稱「取消微信支付結匯服務」、「工作人員操作錯誤、誤設分期付款、連續扣款、誤設會員等級、設定成團購訂單、登記為批發商或駭客入侵」等,詢問民眾銀行資料,並告知稍後會有銀行人員致電聯繫,進而假冒銀行人員要求民眾操作ATM、網銀匯款、購買遊戲點數或虛擬貨幣來解除設定。

刑事局透過各宣導管道(165全民防騙網、臉書粉絲專頁及警政服務APP),定期公布高風險業者,提醒消費者提高警覺,慎防詐騙。另將彙整受理案件情資,由專責單位循線追查可疑犯嫌。刑事局呼籲各業者平臺務必重視消費者個人資料保護,強化資安防護措施,加強反詐騙宣導。

值得注意的是,拍賣平臺個人賣家遭釣魚詐騙的「假買家騙賣家」案件,近期逐漸轉型為「假賣家騙買家」。詐團於Threads等社群軟體上張貼售貨貼文,販售熱門商品如演唱會門票,民眾上鉤聯繫詐團後,謊稱欲透過「7-11賣貨便」等平臺完成交易,要求民眾先匯款約500元訂金並傳送仿冒7-11賣貨便的假網站。

民眾點入假網站並完成資料填輸後,網站將顯示「未完成實名認證、交易失敗」等字眼,要求民眾聯繫假業者及假銀行客服,後續詐團引導民眾操作網銀匯款造成財產損失。

警方提醒,電話中或文字對談中提到關鍵字「解除分期付款設定」、「金流驗證」、「誠信簽署」、「重複扣款」及「升級VIP」等關鍵字,請立即掛斷,並通報165反詐騙諮詢專線或上打詐儀表板查詢是否為相似案例,打詐儀表板連結:https://165dashboard.tw/

刑事局今天公布第二季高風險業者名單。記者廖炳棋/翻攝
刑事局今天公布第二季高風險業者名單。記者廖炳棋/翻攝

風險 購物網 詐騙 客服

延伸閱讀

台南資深女律師被控成詐團共犯 台南地院今晚裁押禁見

男大生當詐團車手領日薪 被判刑比按件計酬多1年

獨/刑事局南打大隊長涉案50萬交保遭拔官 接任者和高雄警界有淵源

調查官涉當詐團「取簿手」 調查局開鍘二大過免職

相關新聞

記者也淪詐騙集團幫凶共犯 輕率寄存摺、密碼下場曝光

一名李姓記者自稱接到社會局關心,就將名下郵局帳戶存摺、密碼寄送給不詳人士,淪為詐騙集團的人頭帳戶,騙得另名被害人15萬元...

等不及官方幫忙 台南受災戶自找業者修繕又被騙...19萬打水漂

娜絲颱風台南災情慘重,許多受災戶因擔心又有颱風要來,等不及官方協助要自修住宅,卻有災區民眾被詐騙集團盯上、騙走屋頂修理費...

自稱兒子加LINE「住家裝潢缺錢付廠商」 老婦急匯款被騙39萬

詐騙集團致電陳姓老婦謊稱其兒子,指手機遺失換門號,要求加LINE好友,再以住家裝潢借錢騙匯款39萬元。刑事局表示,「猜猜...

缺德!利用粉絲狂愛「吉依卡娃」...新北女買空賣空騙74人牟利

日本漫畫角色「吉依卡娃」獲得眾多粉絲喜愛,但也被歹徒當成詐騙工具,新北市黃姓女子年初利用該漫畫角色,在臉書刊登販售該角色...

失業女當車手賺2000元 害人損失280萬判刑1年半

詐騙集團冒充理財名人騙被害人加入投資群組,一名被害人將280萬元交給冒充理財專員的李姓女車手,李女落網後聲稱自己原在餐飲...

假中醫隔空診斷「生殖器慘白」7旬男砸百萬重振雄風被騙了

高雄76歲男為了重振雄風,在LINE上向名稱為「中醫養生」的帳號諮詢,對方隔空診斷男子「生殖器慘白」,老翁砸了102萬元...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